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梁爽终于问出了心中那个最大疑惑:“为何给人当学生,当得如此诚心?”

事实上,当下这个置身于积翠观的老真人梁爽,与那梁国京城内的天师梁爽,还是有些差异的,并不同于寻常修士的阴神出窍远游。

简单说来,就是后者要高于、大于前者。

在这一点上,国师崔瀺与崔东山亦然。

崔东山淡然笑道:“某个句子,同道方知。天师何必多问。”

龙宫与马宣徽都是道门女冠,故而不理解崔东山此语玄妙所在,因为涉及了一首佛门禅诗:孤云野鹤,何天不飞。

梁爽摇头道:“不对。你所说,恰好是反的。”

崔东山笑道:“当真相反?天师不如再想想?”

之所以又更换了一个称呼,当然是心知肚明,眼前阴神梁爽,不过是帮忙真身提问。

梁爽点点头:“倒也是。”

崔东山的言外之意,并不深奥,更不是什么故弄玄虚,无非是在说一个浅显道理。自己选择一种有限的自由,怎就不是一种大自由?

梁爽又问道:“那贫道是不是可以理解为,你其实随时可以选择一种完全纯粹的自由?”

崔东山却反问道:“你如果有朝一日,需要同时跟崔瀺、郑居中、齐静春、吴霜降下棋,你会怎么选择?”

梁爽笑道:“不落座,不拈子,不对弈。”

崔东山摊开双手:“这不就得了。”

梁爽眯眼问道:“那就更有意思了。既然你服管,让你心甘情愿服管之人,又该谁来管?”

崔东山扯了扯嘴角。这个老家伙,对待此事,果然还是念念不忘,跟那邹子其实是差不多的心态。

梁爽并没有就此放弃那个答案,静待下文。

崔东山默不作声。这就很烦人啊,自己这个小胳膊细腿的仙人,面对一位飞升境巅峰大修士,实在是硬气不起来啊。

崔东山第一次怀念那个老王八蛋了。

崔东山叹了口气,缓缓道:“我家先生说过,做那有意思的事情,当然很有意思,却未必有意义。但是做成了有意义的事情,一定有意思。”

梁爽思量片刻:“此理不俗。”

崔东山哀叹一声,说道:“某个句子,同道方知。天师何必多问。”

梁爽哀叹一声,自家真身的那一粒心神芥子终于彻底撤出阴神心湖:“你烦我也烦,不愧是同道。”

马宣徽瞥了眼那个虞氏王朝的女子国师,还好还好,她也听不懂。

崔东山伸出手掌放在嘴边:“梁天师梁天师,看架势你这阴神要造反,必须管一管他了!”

梁爽懒得跟这个家伙瞎掰扯,站起身,说道:“满月道友,给你半个时辰收拾一下,贫道在蕉荫渡口那边等你。”

崔东山突然喊住老真人:“老梁,我得替先生求一样东西。”

梁爽疑惑道:“何物?”

见崔东山笑得贼兮兮,梁爽开始亡羊补牢:“事先说好,贫道是出了名的两袖清风,要是仙兵之流的镇山之宝,这类身外物绝对没有,至多是帮你先生去跟小赵借取,三五百年不归还,问题不大。”

贫道身为龙虎山的外姓大天师,你们天师府总不能光让人干活不给工钱吧。

崔东山搓手道:“梁老神仙最是擅长望气,对这一洲山河气运,定然了如指掌。”

梁爽大笑道:“不费钱的玩意儿,让贫道白担心一场,让陈小道友等着便是。”

老真人梁爽带着马宣徽离开积翠观后,崔东山看了眼两个吕碧笼,后仰倒地,后脑勺枕着双手,懒洋洋说道:“抓点紧,更换道袍和云履,同时再多说一些虞氏皇室、庙堂和山水官场的内幕,有什么就说什么,别怕说得烦琐零碎。一些个万瑶宗的道诀秘术,能教给自己的,就赶紧倾囊相授,吝啬谁都没有吝啬了自己的道理。”

龙宫默默脱掉靴子,先穿上一身寻常道袍,再扯住法袍一角,轻轻一扯,就将一件宗门赐下的凤沼法袍扯下,递给那个手捧拂尘的吕碧笼。

那个吕碧笼披上法袍,穿了双云履,一甩拂尘,换胳膊挽住,微笑道:“谢过龙宫道友。”

龙宫心中古怪至极。

蓦然听到那人又开始反复念叨“崔瀺”二字,龙宫就像瞬间挨了一记闷拳,瘫软在地,花容失色,汗水浸透道袍。

崔东山之后站起身,坐在门外的台阶上,屋内龙宫战战兢兢与吕碧笼说那些秘闻秘事,崔东山也听得心不在焉。

突然以拳击掌,有了,刚刚想到了一句发自肺腑的诚挚言语,回头可以与先生说上一说:天风浩荡,吾心浩茫,连千山引万水,于无声处起惊雷。

崔东山双手托腮。

只说桐叶洲那个桃叶渡之盟,其中有大泉王朝、蒲山云草堂、小龙湫。当下如何了?

至于那个金顶观,首席供奉芦鹰,如今瞧见了自家先生,又会如何?

一洲三书院,大伏、天目、五溪。大伏书院山长程龙舟,贤人杨朴。五溪书院副山长王宰。天目书院副山长温煜。

一洲南北,两个最大的宗门,玉圭宗、桐叶宗。玉圭宗的周首席和云窟福地,桐叶宗的元婴境剑修王师子。

稍远一点,新任东海水君真龙王朱。

再远一点,南海水君李邺侯。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有清境山青虎宫宫主陆雍,还有敕鳞江老虬裘渎、墨线渡负山鱼于负山……

中部的那条万里燐河,青萍剑宗会建立起一座私人渡口。

再来说桐叶洲未来的一个个山下王朝,脚下这座即将迎来新帝的虞氏王朝,加上那个国力鼎盛冠绝一洲的大泉姚氏,作为青萍剑宗邻居的大渊王朝,章流注即将去找那个年轻侍郎当其幕僚的大崇王朝……

只说那条燐河之畔,已经有人谋划立国一事,国姓独孤。

先生还是太平山的首席客卿、皑皑洲刘氏的不记名客卿。

要想缝补桐叶洲这一洲山河,首先就是天地灵气的聚拢以及稳固,例如各路修士的大肆搜山,就地斩杀蛮荒妖族修士。

又比如在敕鳞江畔的那座定婚店附近,老真人梁爽打杀了那头依附在薛怀神魂中的玉璞境鬼物。

再就是桐叶洲本土修士的仙逝、兵解,一身道行与气数悉数重归天地。

一般仙府,尤其是宗字头门派,都有秘法能够挽留那份精粹道气。

此外山下各国,山上仙府,大肆修缮、创建仙家渡口,同样可以将天地灵气笼络在一地,凝聚不散。

青萍剑宗的选址,崔东山没有破坏金顶观的那座护山大阵的谋划,便是因为这个。

一个战力相当于仙人的玉璞境观主,影响不大,但是金顶观那座法天象地的北斗大阵,却能够为桐叶洲北部带来一份不可估量的灵气补给。

二,龙气。

各国纷纷复国,越是国力强大的鼎盛王朝,龙气越是充沛,这一点极其可贵,因为属于“无中生有”,无须与一洲天地借助任何实物。

三,一洲各地文武庙的文运与武运,此外还有山运,比如帝王君主重新封禅五岳。

而宗字头和各路仙府门派,肯定会大量砸入神仙钱,修缮山下各自掌控区域内的江河水道,就可以加快水运的聚拢和流转。

四,香火。

京城、州郡县在内的大小城隍庙。


  请收藏:https://bmpbook.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