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唐·般剌蜜帝《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證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般剌蜜帝说,天竺禁止将此经带出境,他把自己手臂划出口子,藏帛书于其中,待口子愈合,这才夹带到中国):

“「阿难!复有从人不依正觉修三摩地,别修妄念存想固形,游于山林人不及处,有十仙种。阿难!彼诸众生,坚固服饵而不休息,食道圆成,名地行仙;坚固草木而不休息,药道圆成,名飞行仙;坚固金石而不休息,化道圆成,名游行仙;坚固动止而不休息,气精圆成,名空行仙;坚固津液而不休息,润德圆成,名天行仙;坚固精色而不休息,吸粹圆成,名通行仙;坚固咒禁而不休息,术法圆成,名道行仙;坚固思念而不休息,思忆圆成,名照行仙;坚固交遘而不休息,感应圆成,名精行仙;坚固变化而不休息,觉悟圆成,名绝行仙。阿难!是等皆于人中鍊心,不循正觉,别得生理寿千万岁,休止深山或大海岛绝于人境,斯亦轮回妄想流转,不修三昧,报尽还来散入诸趣。(简单说,就是作者认为仙寿仍有尽,还是要回归轮回,不如修炼三昧,成佛成菩萨超脱轮回。)

「阿难!诸世间人不求常住,未能舍诸妻妾恩爱,于邪淫中,心不流逸澄莹生明,命终之后邻于日月,如是一类名四天王天;于己妻房淫爱微薄,于净居时不得全味,命终之后超日月明居人间顶,如是一类名忉利天;逢欲暂交,去无思忆,于人间世动少静多,命终之后于虚空中朗然安住,日月光明上照不及,是诸人等,自有光明,如是一类名须焰摩天;一切时静,有应触(疑即“触著”)来,未能违戾,命终之后上升精微,不接下界诸人天境,乃至劫坏三灾不及,如是一类名兜率陀天;我无欲心,应汝行事,于横陈时味如嚼蜡,命终之后生越化地,如是一类名乐变化天;无世间心同世行事,于行事交,了然超越,命终之后遍能出超化无化境,如是一类名他化自在天。阿难!如是六天,形虽出动心迹尚交,自此已还名为欲界。”(越是走肾不走心,越是欲界上流是吧?)

我的评价是:怎么你也讲忍精不射、汲取女精之类的可以修仙啊?是道教抄了你还是你抄了道教啊?又或是殊途同归?其实,这就是魏晋南北朝几百年间,佛、道相互学习、借鉴甚多的一例。

不知道你是否还记得以前我写过的,隋炀帝斩的那个道士潘诞,他死到临头还说什么自己会转生“梵摩天”。上文又出现了大量“某某天”,于是我就搜了一下“梵摩/魔天”,我觉得下面这种解释最适合潘诞:

唐·栖复《法华经玄赞要集》:

“言四众者,古云等者,明四重解义。缘经中有四众,且古人解四众者,梵、魔、沙门、婆罗门也。梵是色界天中胜,魔是欲界天中胜,沙门是出家中胜,婆罗门在家中胜。梵、魔天中上首。沙门、婆罗门人中上首。”好家伙,梵魔天还是“天中上首”,天仙上流了,潘诞想得挺美。

唐代僧人怀迪注解《(首)楞严经》时,直接引用了《抱朴子》一句话,并不避讳异教言语,可见佛教汉化后,包容性很强。唐·怀迪《首楞严经义海》:

“「阿难!复有从人不依正觉修三摩地,别修妄念存想固形,游于山林人不及处,有十种仙。」

【(不依正觉者,三乘行法皆佛所教,今经尚斥二乘,云不识生死根本,错乱修习,况修仙道耶?存想固形者,存心在于长生不死,俾此形骸坚固不坏也。所修妄念,即下十种修鍊之法也。此皆有漏,进不如天,退又胜人,故居山林人不及处,名为仙趣。然此一趣,馀经不出以总报同人故、今经说者约所修行别故、人天二趣所不摄故。此皆外道,类收然亦禁防,非佛正戒,但禁粗浮,即戒禁取也。

○解:孤山曰:释名云,老而不死曰仙,仙,迁也,迁入山也,故制字人傍山也。抱朴子云:求仙者要当以忠孝和顺仁信为本,若德不修而但务方术,终不得长生也)。】

「阿难!彼诸众生,坚固服饵而不休息,食道圆成,名地行仙。」

【(疏服饵者,即食麻仁草木之实,存形长久,一期寿永,轻举未能。此道若成,名地行仙也)。】

「坚固草木而不休息,药道圆成,名飞行仙。」

【(草木者,即餐松敢柏之类,草木轻,故饵即体轻,由是飞行,不坠于地)。】

「坚固金石而不休息,化道圆成,名游行仙。」

【(金石者,服丹砂成九转之类,化有二种:一能化骨,令寿永体坚;二能化物,俾贱作贵。此道苟成,游戏人间,济贫恤苦,得大自在也)。】(寿比南山加点石成金是吧?)

「坚固动止而不休息,气精圆成,名空行仙。」

【(消息养和,运用荣卫,神气久著,能履虚空,功用既成,身坚寿永,名空行仙)。】(类似于气功。)

「坚固津液而不休息,润德圆成,名天行仙。」

【(鼓天池、燕(即嚥、咽)津液、固精华,岁久功著,遂成润德。言天行者,此非六欲,乃是世人谓灵仙居处,名之为天。如张骞寻河源,至昆崙(即仑)见天宫之类。或,所行不交欲境,如天无异,故云天行)。】(可参阅讲《灵剑子》的那篇拙作。)

「坚固精色而不休息,吸粹圆成,名通行仙。」

【(吞饮日月精气,作意存变,以延身命,由是功久,遂有异见,通以物精,故云通行)。】

「坚固咒禁而不休息,衍法圆成,名道行仙。」

【(咒禁正是仙法道术,以此持身,延而且固,术力成就,名为道行)。】

「坚固思念而不休息,思忆圆成,名照行仙。」

【(念缘前境,系心不忘,专注弗移,久而发用,照明境界,咸悉化源,如定发慧,故名照行)。】

「坚固交遘而不休息,感应圆成,名精行仙。」

【(世有采阴阳之术,名为交遘,久而功成,此感彼应,吸彼精气,以固我身,故名精行)。】(可参阅……多篇拙作。)

「坚固变化而不休息,觉悟圆成,名绝行仙。」

【(存想世间,皆成变化,境既变化,心想亦亡。犹如槁木有为功用,暂得如是,故云绝行。如上十类,皆云行者,日久成功,通流故也。

○解:真际曰:地行者,以服饵丹砂,存形久固,道虽成就,身不能飞。飞行者,餐松啖柏,闲澹冲和,体既轻清,故能飞举。游行者,精穷变化,察物性元,点石为金,恤贫哀苦,游于人世。空行者,运用神气,想化为功,其德圆成,履空自在。天行者,燕津固质,摄术持精,欲境不交,如天无异。通行者,吸呼日气,润益姿容,吞彼霞光,将延世表,其道玄著,故曰通行。道行者,习诸咒术,禁彼异缘,术力既成,流功益物。照行者,用其思念,审度境心,忆想功成,能知彼境,即世间他心宿住通耳。精行者,运心交互,感赴无遗,此念彼来,彼念此至,相应妙极,故曰精行。绝行者,物境之上,洞了化源,穷克性情,觉悟无惑也。孤山曰:此十仙,义未能顿异,且依古释)。】”

那么,“空行母”应该就是类似于“空行仙”的女修行者,本来是指修炼气功,后世和其他仙种混淆,指并没有戒掉房事,但内心已不再为之动揺、分心。有道是“处于众生其心不乱,游于爱欲譬如莲华,教化一切,是为意力。(《佛说无言童子经》西晋·竺法护)”游于爱欲而不为其染,就像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请收藏:https://bmpbook.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