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被迫投降的人究竟算不算叛徒?对注定灭亡的王朝和异族应该用何种眼光去看待?这是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

漩涡西

漩涡西的名字来源很明显是《火影忍者》中的漩涡一族,而且还有着漩涡一族标准的红头发。

漩涡西的历史形象更为复杂,文中其实没有提到漩涡西的身世,但是以后其他文章中会说道,漩涡西实际上是天会祖先的后裔,他的形象类似于金庸小说《天龙八部》和《射雕英雄传》中的萧峰与杨康,历史上对应的人物则是张弘范。

张弘范本是汉族血统,但是那篇土地早就被金朝统治了很长时间,在南宋和蒙古联合灭金之后,张弘范的父亲投降了蒙古,换言之,张弘范是在蒙古国出生与长大的。张弘范后来成为了南宋王朝的终结者。

很多人把张弘范骂为汉奸,其实是一种自我民族的优越感。这种优越感即使是看待历史极为客观的金庸老爷子也不得不依从:特意把萧峰写作心向北宋而赞扬,杨康写作心向金朝而贬低。萧峰的感情更加矛盾,最后只能有一个结局就是杀身成仁。

漩涡西的形象更多来自于杨康,作为他最终维护的东西还是梦魂花公会,因为在那里他是皇太子,在天会只不过是一介平民。

另外文中提到过漩涡西酷爱《孙子兵法》,主要是为了宣扬一种反战思想,《孙子兵法》和其他兵书最大的不同时《孙子兵法》实际上是反战的,反对以战养战,这点在后面张先生的介绍中会提及。

古嫦

古嫦的形象是来自于国外某个tk漫画中的一名中国女性,MADAME KOO,她代表着西方文化对中国文化的一种刻板印象:身材矮小,带着发簪,穿着旗袍,会功夫的女性。

在西方普通民众眼中,一直把中国视为一个“古老神秘的东方国度”,这当然是让人苦笑不得的。西方作品中的中国男性人均傅满洲,女性人均春丽。就连最新上映的柯南剧场版中的中国海盗都是傅满洲的翻版。

文中提到了古嫦会太极拳这回事则是调侃了这些年闹得沸沸扬扬的“中国传统功夫”,就目前来说不得不承认中国功夫是完全比不过现代格斗的,沉迷在自我陶醉的民族文化中只能使得自己落后而已,不断进取发展自身才是正道。

李木子

李木子的名字就是把“李”这个字拆开来,沐琳这个名字则是网友征集的。人物外形则是来源于《唐人街探案》系列中的黑客kiko,不过智商没有被继承。

木子所代表的是战争中的科技人员,他们远离真正的战场,却对战局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由于木子的出现导致导弹击中了刑讯室杀死了除金蕊以外的刑讯B组的成员,完成了花会最高军衔的击杀。

小卓&阿晴 宁汀

小卓/阿晴的名字来源于现实,其所代表的是战争中被异国所救的人,作为非战斗型人员,也许不回到战乱的公会才是最好的选择?

因为被异国所救,在某种人的观念中算是“失去节操”的行为,所谓“饿死事小,失节事大”,但是在异国她有能得到真正的认同吗?

小卓代表的是在这种境遇下苟且过活甚至在异国纸醉金迷的人,如果她能超脱自己叛国的罪恶感,这看来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

宁汀则是小卓的反面,即使自己的公会对她有愧,在相同的境遇下她仍然选择反抗敌人公会,如果她有能力脱离敌人的魔爪,这个选择无疑是十分正确的。

平女士 小山前辈

平女士原型是女排教练郎平指导。因为早年被人背了黑锅,外加自己公会的待遇不足,于是后来被其他公会高薪聘请。

戏剧性的是,后来正是她所带领的异国女排淘汰了自己同胞的女排,就因为这件事没少被骂,但是等事情曝光后人们对她更多的是同情。

小山前辈原型是何智丽,因为国家队内部安排她给队友让球被其拒绝,最后被迫离开国家队加入他国,同样后来淘汰了自己的同胞。因为天朝和11区关系历来紧张,尤其人民仇恨常常到达顶点,所以小山被谩骂的更多。

郎平受到体谅,小山被谩骂的原因之一是郎平后来回到了祖国,而小山一直客居他国,但是最重要的一点是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开放的世界使得人们渐渐放下了种族仇恨和认知偏见。

两个人的人物原型还来自于历史人物李陵,即自身公会对其有愧,最后导致他们加入其它公会的人物。

这种人物是真正的两难抉择,也许就像文中说的。

何人不想重返故乡?但是反叛是辱,平反也是辱。

更重要的是,如果她是叛徒,何必要求宽恕?

如果不是叛徒,又该谁来原谅谁呢?

金蕊

金蕊的名字是雪碧取得,是后半篇的重要角色。刑讯B组唯一在后期的幸存者,她代表的是对“战争游戏化”的学生的认知改变。战争需要成本,过去的战争片都过于将战争游戏化,忽略了其残酷性,金蕊在八级伤残后人格有了本质的长进。

郝晴

郝晴来自于历史人物郝经。历史上大儒,蒙元使臣,出使南宋,被拘禁在南宋长达16年,后来忽必烈兴兵攻宋,迎接郝经回归。他在被拘禁期间曾经从宋人供食的活大雁中挑出一只健壮能飞的,系蜡书于雁足,放飞大雁。是真正版的“苏武牧羊”。

戏曲版的“苏武牧羊”认知度远高于这个真实版的“苏武牧羊”,很大程度是因为民族优越感,汉朝以正统自居,而南宋也以正统自居,将蒙元视为蛮族,而郝晴恰恰是蒙元使臣。

这就好像有人知道很多人在宋朝灭亡时殉葬,还有很多人殉明,却很少有人知道有不少人殉元。

张先生

张先生人物原型是五代十国的张全义。历史上一个用“绿帽子”换来了“官帽子”的人。张全义辅佐历史上的著名暴君朱温,并且将一家妻子女儿都献给朱温来讨好。

但是另一方面,张全义治理天下能力无与伦比,当初洛阳城破败,白骨蔽地,荆棘弥望,居民不满百户。张公到此,招抚流民,劝耕农桑,恢复生产,亲力亲为。若有蚕麦丰收,张公必亲自到访,赏其酒食衣料以为奖励。

民间歌谣称:“张公不喜声伎,见之未尝笑,独见良麦佳茧则笑耳。”

可见这是历史上有名的好官。

除此之外,张先生身上还有冯道形象的融合。五代十国时期侍奉了5各朝代,10位君主。

有意思的是,乱世时期世人对冯道评价极高,因为他事亲济民、提携贤良五代时期却有“当世之士无贤愚,皆仰道为元老,而喜为之偁誉”的声望。

而宋朝建立后欧阳修骂他“不知廉耻”,司马光更斥其为“奸臣之尤”。

原因是因为乱世朝代存在时间比人的寿命还短,几乎没人能做到终身侍奉一朝,所以也无人能指责冯道。同样也能看出,很多人稳定社会的人评判历史人物都是看其是否对本朝忠诚,而并非看其是否对民生做出贡献。

另外张先生身上还有各代主和派的影子,这是人们对历史最大的误解之一,认为主战派就是忠良,主和派就是软弱。但是在双方实力差距巨大的情况下,主战除了使得人民劳苦以外并没有任何意义。

历史上有名的澶渊之盟,每年花的费用不到北宋军费的百分之一。换句话说,如果宋辽开战,花的费用是澶渊之盟的100倍。人们对战争成本的错误认识,是认知历史的最大偏差之一。这也就是孙子兵法高于其他兵书的根本认知,其认知到了战争的成本巨大,往往超过其带来的收益,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将国家拖入旷日持久战是十分不可取的。

所以张先生一方面是个不让人喜欢的人物,强烈的主和派,也正是他造成了小黑婷丽的后期悲剧。另一方面,这世上却无人能够比他更好的治理东京。

车思南

车思南的名字是网友征集的,形象来源于蓝发笨蛋三人组,⑨、阿库娅和昆西,她和赤里有点像,只要给钱可以为任何人工作。属于福利角色

赛拉·玛素米/世良真纯

原型就是柯南中世良,属于福利角色。同时也是提出一个柯南中不曾讨论的问题,假如柯南遇到一个因为对方有庞大政治势力而他无法抓捕的凶手,他会怎么办呢?

红花

红花名字来源于网友征集,刑讯A组的组长,漩涡西的亲信。同时她代表的是漩涡西的阴暗面,很多“看上去”很正直善良的领袖在政治生涯中不可避免的需要干一些脏活黑活,这时候他就需要一个手套,而红花则是漩涡西的手套,如果将来真的东窗事发或者激起了民愤,漩涡西就会把红花推出去当成挡箭牌。这是历史上典型的“庸主奸臣”的模式,人们总是认为领袖是好的,只是被下面人蒙蔽了,但恐怕事实并非如此——这就是专制君主的帝王之术。善皆归于上,恶皆归于臣。

曹樱

来源于同界名文作者为女战士的《中立军团》中的角色,但是不同于原著,本文中的“中立军团”是真正的中立佣兵集团,靠压榨小公会的保护费和大公会的任务来赚取资金。

但是其真正建立与操控者是梦魂花公会,利用“神树”来生产巨大能量和无意识的“白色军队”,这是引用了《火影忍者》中辉夜姬的无限月读。

辰星

辰星的名字来源于征集,是毫无感情的刺客角色,和木子一样隶属天会神秘部队,因为漩涡西让她想起了过去灭族的经历因而心态失衡战败被俘虏,后击杀了几名刑讯A组的成员后逃出生天,半福利角色。

十分著名的科学家/基因学家

分别是爱因斯坦和双螺旋发现者沃森。作为两个十分杰出的科学家却无法了解社会学的作用,对人类本身存在着极大的认知偏差。比如沃森一直持有黑种人智商低的结论,并且多次宣扬这种理论最终导致被剥夺一切名誉赋闲在家。原因在于沃森在宣扬这种理论的同时没有给出任何证据。

通过智商测验的确可以得出黄种人智商>白种人>黑种人的结论。但是这种理论完全没有考虑教育的因素,这个调查是在美国进行的,但是想一想就知道,美国的黄种人,白种人和黑种人都是什么样的人(富豪移民,平民,贫民),对他们调查肯定会得到黄>白>黑的结论。

有意思的是人们对沃森的评价都表示很同情,说“说真话就会收到打压”,但是当有人说道米国人人均智商高于中国时人们就会马上说道这是教育产生的差距。

而小黑救火的场景就是出自爱因斯坦来中国之后写的日记,在日记中,这位名誉全球的科学家对国人表达出了深深地偏见,虽然他阐述的是事实,但是他也忽略了一个问题——一个不发达的国家是不可能拥有良好的人民素质的。

原始地址:https://www.pixiv.net/novel/show.php?id=1015698

或者:https://www.pixiv.net/novel/series/1015698

总之就是这俩中的一个


  请收藏:https://bmpbook.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