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因为李芙蕖根本不知道姜尚真想要什么,会做什么,做了事情又到底图什么。

反而是锋芒毕露的韦滢的一些想法,到底是有迹可循的。

反观姜尚真,永远是近在眼前、远在天边的那么一个男人。

更可怕的是,姜尚真明明远在天边,又偏偏像是下一刻就会近在眼前。

当初姜尚真一气之下离开玉圭宗,传闻杜懋曾经亲自邀请姜尚真入桐叶宗,答应当时只是金丹境的姜尚真,只要跻身了上五境,就是桐叶宗下任宗主。

姜尚真问杜懋是不是自己不答应就会死,杜懋大笑摇头,姜尚真便没答应,继续北上,一路远游,去了北俱芦洲。

不过据说回来的时候,姜尚真故意绕路,不走陆路,选择从海上偷摸南下,依旧被桐叶宗一位玉璞境修士截下,然后追杀了数万里之遥,结果就是姜尚真乞丐似的登了岸,那位玉璞境老神仙竟是不知所终了,名副其实的泥牛入海杳无音信。

姜尚真直到今天,也没说缘由,桐叶宗事后也没过问,双方就这么当作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过,成了一桩让外人津津乐道的悬案。

真境宗尚未在宝瓶洲站稳脚跟,身为宗主的姜尚真就撂挑子游山玩水去了,第二次去北俱芦洲,然后啥事没做,就只是带回了一个襁褓中的小娃儿,孩子资质极其平常,但是姜尚真待之如亲生女儿,而姜尚真又是如何对待独子姜蘅的,整个玉圭宗哪个不知哪个不晓?

关于姜尚真的怪事奇谈,一桩桩一件件,几大箩筐都装不下。

早年没能去成九弈峰,所有人都觉得姜尚真这辈子算是与“宗主”二字无缘了,结果先是出人意料顶替了那位叛逃到玉圭宗的桐叶宗掌律老祖,当了下宗宗主,如今更是破例当了玉圭宗宗主。

这么一个一人就将北俱芦洲折腾得鸡飞狗跳的家伙,当了真境宗宗主后,结果反而莫名其妙开始夹着尾巴做人了,然后当了玉圭宗宗主之后,在所有人都以为他要对桐叶宗下手的时候,却又亲自跑了一趟风雨飘摇的桐叶宗,主动要求结盟。

李芙蕖问道:“刘老成何时返回?他会不会与韦宗主联手,对付你我?”

刘志茂笑道:“你是不是高看了自己,也高看了我?小看了刘老成,更小看了韦宗主?”

李芙蕖有些恼火,随即便点头道:“确实如此。”

刘志茂说道:“我们这些所谓的聪明人,总觉得处处是利益,可以被随手捡取,所以总想着多做些事情。其实更聪明的人,应该一开始就知道自己不能做什么。”

李芙蕖思量片刻:“我不如你。”

刘志茂笑道:“你不是心智不如我,只是山泽野修出身的练气士,喜欢多想些事情。大宗门的谱牒仙师,万事无忧,修行路上不用修心太多,按部就班,步步登天。野修可不成,一件小事,想简单了,就要万劫不复。你知道我这辈子最糟心的一件事,至今都未能释怀,是什么事情吗?”

李芙蕖摇头。

刘志茂说道:“是我在成为三境练气士后,因为自己愚蠢,折损了一件下品灵器。当时只觉得天地昏暗,这辈子算是完蛋了,差点因此一蹶不振,大道断绝。在那之后,哪怕险象环生,多次命悬一线,也再没有如此灰心丧气过。”

李芙蕖诚恳道:“确实无法想象。”

新任宗主韦滢到了宫柳岛之后,便在宅子里边深居简出。

闲来无事,韦滢就在大堂打造了一幅山水画卷,在上边圈圈画画。

例如将北岳披云山与龙泉剑宗圈画在一起,将中岳与观湖书院圈在一起,又如南岳与老龙城,东岳和真武山,西岳则与风雪庙,云林姜氏与青鸾国……

韦滢抬起头,笑道:“刘供奉无须计较那些繁文缛节,直接进府便是。”

刘老成来到大堂外,韦滢随手打散那幅画卷。

刘老成只是看了一眼画卷。

韦滢与刘老成一起落座,韦滢没有坐在主位上,两人只是一左一右,相对而坐。

刘老成说道:“不曾迎接宗主,失礼至极。”

韦滢笑道:“我们这些修道之人,问心即可。”

虽然刘老成在大骊京城那边签订了一桩秘密山盟,不过韦滢是新任宗主,有权知晓,无碍契约。

韦滢听过之后,说道:“崔国师令人神往,真境宗既然选址宝瓶洲,当然应该竭尽全力,除了留下些大道种子,其余该出钱就出钱,出人出力更是理所应当。刘供奉可以马上回复大骊皇帝,连同我在内,刘志茂,李芙蕖,所有那些大道种子之外的真境宗修士,所有藩属势力,悉数可以为大骊朝廷调用。”

刘老成沉默片刻,起身抱拳道:“宗主远见。”

韦滢起身笑道:“刘供奉,有一事相求。”

刘老成问也没问,直接点头。

最后韦滢从桌上取了一把长剑,与刘老成离开了府邸,找到了一位在宫柳岛水畔散步的女子——隋右边。

刘老成其实有些莫名其妙,不知为何这位年轻宗主要见隋右边,还必须带上自己一起露面。

韦滢走到隋右边身边:“若是不拉上刘供奉,我怕你又白死一次。”

至于隋右边为何能活,韦滢不会问;至于隋右边为何不跟随姜尚真一起返回玉圭宗,避开自己,韦滢更不会问。

因为天底下很多事情的答案或是真相,其实半点不重要。

隋右边停下脚步:“说完了?”

韦滢微笑道:“不管如何,能够这么快就又见面。十分意外。”

韦滢提起手中长剑:“这是你的那把痴心剑,帮你捡回来了。品秩不高,名字很好。”

韦滢将那把长剑轻轻抛给隋右边。隋右边却没有去接,等到长剑落地后,被她一脚踢入书简湖,远远坠落湖底:“等我境界足够,自会取剑。”

韦滢点头道:“好的。”

隋右边继续前行,韦滢留在原地。

那位姜叔叔,只交代了他两件事,都与真境宗千秋大业没有半枚铜钱关系。

一件事,是别再去招惹隋右边。另外一件事,是好好照顾那个他从北俱芦洲抱回来的孩子,所有开销都记账上,姜氏自会加倍还钱。

韦滢都答应下来。

看着那个愈行愈远的女子背影,韦滢开始期待那场问剑,希望不要让自己等太久。

韦滢当下唯一的忧虑是宝瓶洲的剑道气运一事,透着些古怪。这会影响到自己的大道。

一条巷弄里边,一位白衣少年郎在下野棋挣钱,已经挣了不少铜钱,晚饭算是有着落了。

至于棋盘棋子,都是从一位同道中人那边赢来的,后者输了个精光,骂骂咧咧地走了。

白衣少年身边蹲着个神色木讷的孩子。

崔东山看了眼天色,差不多了。卷起行头离开了巷子,至于棋盘棋子,都让孩子背在了包裹里边。

崔东山靠着挣来的钱,吃了顿酒菜,找了座客栈住下。

崔东山掏出一张白纸,趴在桌上,倒持毛笔,轻轻敲击桌面。

瞥了眼安安静静坐在对面的孩子,崔东山笑眯眯道:“高老弟,说不定以后你与那崔赐,就是老祖宗嘞。”

孩子懵懵懂懂,看着崔东山。

崔东山收回视线,始终没有落笔,只是在心中继续完善那三条根本脉络,九条大纲,三十六条细则。

但是在这之中,需要崔东山去筛选和界定太多的事项。


  请收藏:https://bmpbook.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