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徐定疆暗叹一口气,还有白浪的“青灵爪”……

这些功夫似乎并不全靠优势内力,而且似乎有个相关连的地方……

到底是什么相同点?

徐定疆心中反复掠过许多功夫,他脑海一乱,更是想不出来。

若是周广在就好了,徐定疆叹息了一声,抬起头四面一望,目光才刚扫到赵才,却见赵才似乎正偷瞧着自己。

徐定疆才刚觉得讶异,只见赵才已经不大甘愿的站起一挥手说:“时间到了,起来吧。”

一个个苦着脸的官兵闻令,顾不得腰酸背痛,起身牵马整队,徐定疆一望天色这才恍然大悟,原来自己刚刚这下沉思已经过了这么久,却是到了该移动的时间了,难怪赵才偷望着自己,原来这小子心虚。

这边的部队一动,所有的部队也跟着迅速的聚集,徐定疆一提真气,正想开口说话,却见赵才与墨琪不知说了什么,玩帅般的拔刀轻敲了一下龙马的尾干,龙马一惊之下猛一个全身急缩,赵才倏忽间矮了半公尺,他跟着哈哈笑着不知向墨琪说些什么。

这小子到现在还在玩,徐定疆没好气的瞪了他一眼,赵才发现不对,这才快快安抚座下龙马,缩头乖了下来。

徐定疆这才清了清嗓子说:“众军出发,两日后再休息。”话声一落,众官兵依序前进,跟着逐渐的加速,越奔越快。

徐定疆运起功夫,缓缓的随着部队飘行,心里一面好笑,他刚刚虽然瞪赵才,但心里却也觉得有几分温馨。

龙马尾干有一处十分敏感,只要轻轻一触,龙马立即缩成一团,第一次试玩的人很难不被摔落,这招本是少年弟子戏玩骑术时的招式之一,徐定疆自然不陌生,看来墨琪不知此事,赵才却在开这玩笑。

而且赵才这只是小把戏,若在龙马跃起时施为,龙马蓦然急卷下,会在半空中一个急翻,少有人能安稳落地,徐定疆在十来岁时就已经玩的十分熟练,若不是身为大军的统帅,徐定疆这时必定来上一下,让赵才见识一下什么叫作高明。

当年功夫不够,必得带一把刀才能施为,不然手可够不到那个位置,徐定疆想起少年时与陈东立两人摔得头昏眼花的模样,更是觉得十分好笑。

不过突然间,徐定疆脸上的笑容陡然一凝,他跟着哈哈一笑大声说:“原来如此,原来是手不够长。”

徐定疆这一下得意忘形,声音未作压抑,在红雾的催动之下,洪洪发发的向着四面传去,惹得数千官兵全部转回头望着徐定疆,狐疑、讶异、暗骂疯子的人都不在少数,浑然不知小王爷怎么突然冒出了这一句--“手不够长”?

徐定疆也发现了自己失态,他尴尬的挥了挥手示意无事,一面在心里迅速的转动着念头,需要以刀击马,是因为手不够长,而“焦雷指”、“电光薄刃”、“飞来石”、“青灵爪”等功夫,不也是手的延伸?

这些功夫与轰击而出的劲力最大的不同,就是轰出之后还能变化,也就是说,内息汇出体外成形之后,还能在控制之下移动,这么一来,就多了招式变化,就算功力稍弱,也足可抵销。

而且这功夫还有一个好处,因为内息出而不散,能支持的攻击时间比较持久,不需要这么担心内息的流失,一次能汇集的内息量岂不是更多?

早该从这个角度着手了,徐定疆想通此点,他在半空中一个翻身,立即把内力汇集出体外,开始尝试着这类的功夫。

只不过徐定疆却没想到,这些功夫有一个最基本的特色,就是内息本身的凝聚力十分独特,不然若如此好用,怎会如此少人习练?

比如刘群池的“飞来石”,便是由“灵牵一线”神功为基,而非一般刘氏祖传心法,徐定疆借由退蛇之血与陷山老人灵药搭配而练成的功夫虽能在体外凝结,但距离躯体一远便自然散失,他再怎么尝试,只怕也创不出一门类似的功夫。

牧固图纪元一二○一年十五月二日

“刀轮城中刀轮池,池外莽莽万里沙,千军万马攻不破,只看城高往上拔。”

这是数百年来,传颂在北域的民间短歌,形容的正是北域四城之一--“刀轮城”。

北域西北角这一大块区域,除了有一条名唤刀轮河的习回河支流外,几乎是遍地莽莽黄沙,而这条刀轮河与一般河流也大不相同,不但在黄沙之中忽隐忽现,还时常改变河道,是以方圆数百里之内,几乎是无人可以久居。

可是刀轮河虽然这么难缠,有一处却十分照顾人,在布尔山东方近五百公里虚的大片沙漠高地之中,刀轮河首次从地底冒出,汇集成方圆近两公里的一大片湖泊,因湖形狭长而中央宽圆,圆中更有沙洲向四面伸展有如轮辐,彷佛轮子上面押着一把长刀,是以得名。

此水源不知在刀轮池底何处再度潜入地脉,在黄沙中忽隐忽现,又向东北方前进了数百公里,这才汇入了习回河中。

刀轮池除池中沙洲绿荫成林外,四面也都是肥沃的土壤,十分适合人居。

不过在七、八百年前,北域只有习回河城与北域城两座城池,刀轮池畔本无人居住,那时无论是熊族或人族对此地都不感兴趣,后来征战渐起,为了防守住辽阔的边界,才在建了宿月城之后,着手兴建刀轮城。

当时欲建此城,首先遇到的问题便是城墙的建材,总不能千里迢迢的运石来建,后来还是一位徙居此处,名唤陆采的士族发现池中藏有一种奇异的黏土,捞出与沙一混之后半日即凝,可谓坚如磐石、硬比金刚,但若一混上大量的水,立即又泥归泥,沙归沙,各自无关,后人便以发现之人姓名称之,是谓“陆采石”。

刀轮池畔别的没有,水与沙特多,既发现此等材料,刀轮城的建立可说是人族诸城中最迅速的,而且还有个特色,若有人来攻,不但可在刀轮城大门砌上牢固的 “陆采石”,连四面城墙也能在数日内加高数公尺。

而城外无水,不但无法溶散“陆采石”,无水更无法久攻;反亲城内却是水源充足,鱼虾丰厚,困守个百年也不虞匮乏,更何况攻得越久,城建越高?

这种种直令攻城之人望城兴叹,无法可想,也就是那句“千军万马攻不破,只看城高往上拔” 的由来。

经过了数百年,刀轮城自与往日大不相同,若到刀轮城,可见到近十公里宽,高耸如山的陡峭城墙,将刀轮池以及周围尚可居住的地区全部围住,登上城墙往内一望,见到的不是市镇,映入眼帘的反倒是那一大片的湖水,在湖中渔帆点点,四面是一块块不规则的菜园田畦,轮辐正中的大岛上,连着一座富丽堂皇的殿宇,从那儿向着四面延伸而出的弧形拱桥将所有的沙洲岛屿连成一串串,更像个倒下的大轮子。

刀轮城的建立,本是为了随时可支援北域城的战事,因刀轮城虽然难攻,却不是熊族入侵的必经之路,若熊族不攻,直往南侵习回河城或是都城,刀轮城也只好出城协防,所以此城虽有截击敌人后路之扰,但城坚强厚的好处可也尽丧。

这次熊族来袭,一方面能族不知人族内哄,眼见北域、宿月两城虽破,不攻刀轮,难破习回河城,另一方面,熊族首次以如此大量兵力南下,若这次拔不下刀轮城,只怕真的应了“千军万马攻不破”那句话。

不过刀轮城却有个致命的缺点,正如陈东立北返之前,徐定疆所提的问题--兵力不足:刀轮城城周十公里,兵力只有四万,就算加上由北域撤退约两万部队,也不过六万余人,想守住这十公里的战线,实在有些辛苦,只因先天上刀轮城中土地不多,能屯守的兵力自然有限。


  请收藏:https://bmpbook.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