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半个多小时后,郭俨面带笑容的从军管委员会出来,只是转身坐进自家轿车的刹那,脸色就变得阴晴不定起来。

安天河在指挥部听完高峰一五一十的汇报,颇有些狐疑道:“究竟是我们的情报工作做得不到位……还是他们在胡编乱造,危言耸听?!老高,你怎么看?”

“他们如此贸然派出代表来访,带着十车物资和武器,直接表明态度和意图,一副急不可耐的样子,若非局势真的已经恶化到难以挽回的地步,谅他们也没那么大的胆子作伪。何况,他们并不清楚我军的侦察手段,来之前以为我们已经知道中原战场事变的消息。交谈时,我装作大惊失色,就是为了从他口中获得更详细的消息,顺便验证一下我军的情报工作,滞后到了哪一步,现在看来……指挥官,【蒲公英计划】是不是可以提上日程了?”

安天河点点头道:“越快越好!我们之前过于单一依赖间谍卫星的技术手段了,若他们所说都是事实,说明在很多侦察细节上,遗漏严重——兵营那边的间谍分队已经准备就绪,确定好派遣方案,就早点安排他们出发吧!尽快到当地获取第一手情报,验证一下消息的真伪,同时铺开我们的秘密谍报网,这样一来,以后做事也会更有底气!”

“是!指挥官,我马上去办!”

安天河的指头在办公桌的桌面轻轻敲击着:“他们送这批物资过来,恐怕不光是在显示自身的实力,同时也暗含对我们的警告甚至是威胁——既然能大方地给我们送,就有能力给别的势力提供武器装备!”

“根据清单来看,他们提供的大部分装备不是国产制式武器,而是国际上通用的型号,背后多半绕不开那几个国际军工复合体的财阀。”高峰继续分析道。

安天河气得一拍桌子:“还真是小看了这帮买办商人的能量!胆大妄为,吃里扒外!这帮狗东西,只要一闻到血腥味,就迫不及待地撕下伪装的面具跳出来,充当马前卒搅风搅雨!”

“另外,他们还提出要用物资,交换那几个挑头引发骚乱的在押囚犯。应该是在试探我们的态度,您看……”

安天河沉吟思索了一下,才道:“先随便放一两个普通的外围成员,帮我们多争取一点时间,剩下的……能拖多久就拖多久,赶紧把牛王庙阵地打扫干净,尽快恢复交通,将治下这几个区域连成完整的一片。现在就翻脸动手,对我们来说还是太仓促了些,何况,对他们内部我们所知有限,贸然开打,只会让别人捡了便宜!”

“我明白了,指挥官!”

……

一天后,于牛王庙阵地打扫战场的前锋部队,在国道上,竟然遇见了成群结队从剑阁县城逃难而来的灾民,他们十几人,上百人携家带口,抱团迁移,仅靠步行走到了江油外围,这才与军队打了个照面。

没过多久,提前布置在剑阁一带的侦察小分队,也传回了最新的消息,关中战区似乎在引导和驱赶当地灾民南下,最先入境的甚至已经深入到剑阁县城的郊外。

这种情况下,江油当地政府,顺应军管委员会的要求,紧急在城外设立救济安置点,有秩序的疏散安置到达的灾民,以免引起矛盾和动荡,激起灾民冲击城内秩序。

同时,还呼吁当地众多商家富户,慷慨解囊,为灾民提供帮助。

不过除了少数国营单位外,响应者寥寥,饥民灾民挤作一团,安置点拥堵不堪,时常爆发冲突,直到军队介入控场,事态才勉强平息。

之后的几天里,陆续有一股股灾民从广元,苍溪等地流入剑阁,逐渐聚集在江油外围附近,希望军队收留活命。

时至七月初,随着牛王庙战场打扫结束,几乎每天都有几十,上百的饥民到达江油,他们的状态很不好,个个面有忧愤之色,灰头土脸疲惫不堪,见到军队只求给口吃的。

一时之间,江油市收留难民潮的压力达到了极限峰值。

自从有饥民、灾民进入治下地界来,安天河便下令在江油、梓潼、涪城等地附属的乡镇,设立多个疏散点,安置远道而来灾民,并派出机动部队二十四小时巡逻视察,防止发生纠纷治安事件。

不过随着到来的灾民越来越多,各地已经加强戒备,防止有人利用灾民身份渗透,暗中搞破坏,煽动灾民闹事,冲击当地居民,引发动荡。

安天河到底是半路出家的指挥官,面对以上种种棘手的问题,他通过自己的行政小班底招收人才,迅速组建了一支有参加过抗洪、地震抢险救灾的工作组,在他们的帮助下,才勉强应付了收留安置的问题。

工作中,他才发现,迁移而来的难民潮里,饥民和灾民居然是有区别的。

灾民很好理解,就是家乡不幸被新型病毒感染蔓延,沦陷于尸潮而背井离乡的人。

饥民就不一样了,很可能居住地并没有被尸潮攻陷,却因为周边商路断绝,物资无法流通,无奈失去了生计,被迫流浪迁徙求生的人们。

表面上他们是分辨不出来的,都是一副蓬头垢面,衣服脏兮兮,脸上黑乎乎,头发十天半月没洗过的狼狈模样。

只有登记询问过后,才能明白他们之间是有区别的。

从他们的口中,工作组还问出了一些值得警醒的消息和传言。

最让安天河感到气闷的,便是关中灾区到处流传,走到川中江油便可活命,那里有主力部队驻扎,没有灾情,物资丰富,还能找到工作,去了就会得到安置。

他妈的也不知道谁这么缺德,这不就是自己养不起,或是不愿管这些难民,想方设法把他们赶到川中来的么?

好一招祸水南引!

因为难民越来越多,已经严重影响到当地居民的正常生活秩序,安天河便打着高峰的名义招集了军政商三方,大大小小的军官、公务员、商界代表们,一起商讨未来如何更好的赈济安置灾民的问题。

会议大厅中气氛沉闷,在场的政界官僚大多都是沉默不语,实施军管之后,他们的实权无形中被剥夺了一大半,当然不乐意继续帮安天河效力,只有省政府的头头脑脑,迫于责任和职位还是得出来撑撑场子。

半晌,省委第一书记黄昌林,叹了口气道:“高师长,经过江油防御战,我们省内的钱粮也是不充裕了,先前那数千的灾民还好说,眼下又涌来了近万的难民,恐怕无力再收容了……”

他摇了摇头,川中的财政情况,他是最清楚不过的,就算没有这些灾民,仅靠蓉城周边这一大四小的地盘,要养活几千万的本地民众,已属不易,最多也只能支撑未来五个月左右,如今又来了这么多饥民,而且后续恐怕还有……

高峰沉思良久,叹道:“都是华夏百姓,怎么能见死不救?我知道眼下生计艰难,但这些灾民只要收容起来,以后无论是城市重建,修补道路,编练军警,那都是现成的人手,粮钱紧张只是暂时的,我会向总前委反映想办法的,无论来了多少灾民,我们都要应收尽收,不漏一人!”

万兆龙作为商界的代表之一,眼瞅着气氛沉闷,见机出言道:“高师长宅心仁厚,万某十分敬佩!黄书记作为本省父母官,所说也俱是实情,我只是个商人,能做的也就是慷慨解囊,代表本公司捐出五十吨杂粮米面,用于赈济饥灾民吧!”

众人都是吃惊地看了他一眼,没想到最先自愿出血的,居然是这个混迹黑白两道的万兆龙,有人欣赏,自然也就有人埋怨他多事,他这一挑头,其他人不也得跟着捐了吗?

这个姓万的,也不知又搭上了谁的路子,在这装模作样卖好表功,呸!

恶心!

万兆龙丝毫不介意同行的冷眼,只是和坐在对面的安天河心照不宣的相视一笑。

不过,埋怨归埋怨,该出血还得出血,不然以后分蛋糕,可就没你的份儿了。

三杰集团的老总马上跟着道:“那本公司也自愿捐出十吨米粮,十吨帐篷棉被等安置物资,为灾民略尽绵薄之力!”

会议气氛就此活泛起来,军政两方代表的脸上都松了一口气。

有了带头捐赠的,其余人等也明白,既然被请到这里来了,不出点血那是讨不了好的,还不如爽快点,免得一下得罪军政两方的大佬,至少也是赚了点人情薄面,以后求人办事也有了点说辞。

于是商界代表们纷纷捐粮捐物捐钱,他们并非个个比万兆龙和三杰集团富有,都是按自家实力分个上中下三等估算,有钱掏钱,有物出物。

到了捐赠末尾,安天河也站出来道:“军方也从黔南、滇西那边得到了部分补充,至少有十卡车几十吨的物资,也全部拿出来,作为赈灾使用!”

“好~!”想不到军方也以身作则,拿出这么大一笔宝贵的物资,众人顿时鼓掌称赞,会议室内热闹非凡,省委省政府的头头脑脑,也是满面红光,感觉自己治下还是很有希望的。

掌声消退后,安天河却并没有坐下,而是面色整肃道:“我部在江油前线收容灾民,于登记造册时,获知关中灾区盛传的一则流言——‘走到川中江油便可活命,那里有主力部队驻扎,没有灾情,物资丰富,还能找到工作,去了就会得到安置。’恐怕这才大批灾民突然集中南下的主要成因!”

“嗡……嗡……”首次听到这样爆炸性的内幕消息,会议厅内顿时像是往烧干的油锅里浇了一瓢凉水,一下就炸锅了。

“荒谬绝伦!简直是岂有此理!”某位政工干部气不打一处来,到了对外输出的嘴炮时刻,他立马就来了精神,“我说怎么灾民来的这样蹊跷,这样集中,原来是有人使坏!自己嫌灾民累赘,就往我们这边引,简直可恶!”

“这是祸水东引之计啊!同僚们!”有位上了年纪戴着高度数眼镜的学者模样干部,气呼呼地道,“遥想当年,明末进入小冰河时期,旱灾、蝗灾、瘟疫荼毒不断,明王朝腐朽不堪,赈灾不力,统治阶级反而变本加厉的盘剥百姓,致使流民四起,最先也是在关中地区爆发农民起义,后来辗转几省,裹胁流民无数,遍地燎原,终致灭国之祸!以史为鉴,这次又是天降灾祸,我们就在关中之侧,前有尸潮入境,如今又将灾民赶至我方地界,如此做法,实在令人不齿啊!”

安天河听得直呼卧槽,这位干部也不知道是哪个部门的,这煽风点火的功夫有点生猛啊!

“若说是两省协商,两家联手,事前说明,作为相邻的省份,同为华夏儿女,帮一把自是责无旁贷,但暗中散布谣言,引导甚至主动驱赶灾民往川中来,这是要干什么?之前,因为尸潮分兵,我们拼着荆楚、川中两省军民之力,用多少人的流血牺牲才将灾害勉强消弭,眼下,又来这一手!我倒想问问,他关中的军政要员们,是干什么吃的!”

安天河这番慷慨陈词,顿时将气氛推到了顶点。

无论是军政商界代表,个个义愤填膺,怒不可遏。

看着氛围烘托的差不多了,安天河拿出准备好的材料道:“我们已经收集灾民的口供,赈灾现场的照片等材料,向总前委正式报告了此事。同时,我们也希望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们,也能将这件事上报给国务院、给中央,请核心领导们来评评理!”

在众多参会人员轰然响应声中,省委书记黄昌林众目睽睽之下,接过了材料,并当场承诺:“我谨代表省委常委承诺大家,会尽全力向中央讨要一个公道!不光是给川中百姓一个交代,同样,也要给关中灾民们一个交代!”

看着众人热烈激昂地鼓掌,安天河在一旁露出淡淡的微笑。

……

时令进入了夏季,从剑阁一路向南,举目远望而去,路旁山野虽是绿意盎然,但沿途却是满目的荒凉,极目远处,遍地废弃烧焦的汽车残骸,地面经常能见到残缺不全的骨殖残尸,根本见不到什么生机,路过的城镇,个个死气沉沉的,原先繁华膏腴之地,已然失去了往昔的活力。

青林古镇,离梓潼河边不远,走来了一群携家带口的难民,个个衣衫褴褛、蓬头垢面,不过看着前方的江油,他们眼中,既有忐忑,也怀着希望。

人群中,有一户人家,大小约有七、八口人,最年长的,已过六十多岁,杂乱的头发全白,满脸的皱纹,身上的薄衣,也是千疮百孔,其中年龄最小的,还不到十岁。

一个面色枯黄瘦弱的小女孩,被一个青年少妇抱在怀中,四肢无力的缩着,她动了动干涩的嘴唇,轻声道:“妈妈,丫丫好饿~!”

少妇低头安慰道:“丫丫乖,过了牛王庙火车站,到了江油,就离市区安置点不远了,丫丫就可以吃饱饭了。”

小女孩丫丫,乖巧地嗯了一声。

望着前方,这群人中,几个拄着棍棒、木杆的中年或青年男子,眼中也露出期盼的神色,只希望快点到达火车站,这样自己一家人,就有希望活下去。

同时他们也害怕,怕那江油安置点,并非如传说中一样,那样的话,他们一家几口人,就走到绝路了,恐怕会活生生的饿死。

这一路行来,他们耳闻目睹是越来越不太平,出门在外,便是经过一些村镇之类,也要小心那些村民,突然化身变成凶狠的匪徒,上前抢走一切可以吃的东西,有时候甚至会抢走不满三月的婴幼儿。

老话说,小乱避于城,大乱避于乡,但这话只能代表过去,现在已经不适用了。

如今有能力待在村庄不出去求活路的,往往都是各地的土豪村霸,拥有丰厚的家底,一年半载都可以独自存活,而且他们还组织了护卫豪宅的私人武装,若被这些人盯上,又有歹意,往往路过的行人,最后只能留下一片尸体。

丫丫一家就曾经差点被这种村霸抓住,还好当时结伴而行的比较团结,毕竟乡里乡亲的,对方一下要面对几十号人还是有点发怵的。

又行了一阵,腹中难忍的饥饿几乎让青年少妇眼前发黑,身旁的家人赶紧扶住她缓缓,吞了几口途中接的山泉水,稍微歇了几口气又继续走,但没走几步肚子又会咕嘟嘟叫唤,想想启程之初,她还会因为这种生理声音感到羞耻,可现在她早已麻木了。

怀中的女儿呼吸声越来越轻,少妇担忧的摸摸女儿的额头,见到那双无神却清澈的眼睛抬起来看了她一眼,才略微放心,脚下的步伐不由得加快了一点。

也不知又走了多久,一道汽车引擎发动机的轰鸣,由远及近飞速靠近,这群人的第一反应不是高兴,而是异常的紧张,直到看见军绿色的车体,以及车头飘荡的鲜艳红旗,这才放声欢呼。

丫丫妈妈的眼前突然一阵模糊,早已哭干的泪水,此时居然奇迹般又满溢了出来,她脚下一软,再也支撑不住了,瘫倒在地前,她依然记得搂紧怀中的女儿,牢牢护在自己的胸前。


  请收藏:https://bmpbook.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