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目前防化服的确有限,但要基地全力生产赶出个几千套来,也不是没有这个能力。

最近,他依靠几十个“后勤保障供应仓库”源源不断产出的生活物资,以低于平均通胀水平的价格,卖给蓉城的居民。

虽然并不能完全满足一千二百多万常住人口的需求,仍需依靠国营供销社,本地储备的存货以及国家空运的应急物资等,安天河仍是获得了一笔不菲的现金流收入,用以加急制造一批防化服,完全不成问题。

另外,在骚乱中被焚毁被破坏的房屋商铺,也迫切需要人手拆除重建,这又可以吸纳一批失业工人,而且还不用现金结账,直接付给相应价格的生活用品,例如:粮油米面,猪牛羊肉,蔬菜瓜果等等。

这对安天河来说,几乎就是无本的买卖,还连带着减少了社会闲散人员,恢复一定的生活水平,最重要的是,给予了民众活下去的希望。

发现军队保障民生的效率和能力,远远超出他们的预期,之前跟军方谈判的省、市两级政府官员们,心里微微有些泛酸的同时,都不约而同的松了口气。

他们终于可以从焦头烂额的状态中解脱出来,放松一下了,持续恶化的大环境,内忧外患的治安形势,将这副重担交给军方之后,总算可以腾出手来,处理其他繁杂的事务。

许多官员都在猜测,这支驻防部队背后,究竟依靠着多么庞大而强悍的势力,才能在这样的危急关头,将骚乱控制消弭在尽可能小的范围内。

要知道,其他省市地区,不少地方都陆续发生了冲突,甚至是武力暴乱,蓉城能这么快恢复平静,简直堪称楷模!

回想当初,安天河跟他们提出军管的建议时,省政府的领导几乎连考虑都没有考虑,直接就干脆利落的回绝了。

开玩笑,这里可是省城!

一省之都,川中最繁华最发达,也是油水最多的地方,哪里由得外来势力插手干预?!

无论出于地方保护主义,还是为了维持自己的地位和巨大利益,他们都不会轻易共享权力,更遑论是放权给别人。

然而,当安天河与省委书记、省长等几位一把手秘密商谈过后,他们的脸色马上就变了,为了消化那些足以引发整个地区动乱的机密,至少花了半个多小时。

面色苍白的省级领导们此时非常清楚,这已经不是他们能应付的局面了,一番详细商谈过后,态度顿时一百八十度大转弯,爽快的答应了军管的提议。

当然,他们也不是毫无保留的全部交权,仍旧死死攥住部分权力不松手,提出了司法、商贸、民政等几方面的辅助自治权。

安天河装作考虑良久,才艰难的点头同意,其实,他现在手下并没有多少行政人才,基层运转还是得依靠当地政府,不过,有关行政治安的最高统一指挥权,现在终于被安天河拿到了手中。

联合公告一经发布,基地副官突然主动给安天河发来了一张全息图,里面完整的显示出他现在的势力版图,从清江市一路向西延伸,与川中省连成了一片,其中蓉城、江油两地所掌控的范围最大也最集中。

值得一提的是,在江油他的威望目前是最高的,达到900多点,满值才1200点。

蓉城的民心暂时是位列第一,威望和资源掌控度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治安状况呈现为淡橙色,备注显示刚从骚乱中恢复,处于稳定恢复期,暂属于中风险地区。

令他稍微有些意外的是,江油此时居然呈现为和平的绿色,低风险地区,这应该是大战后,与前线仅仅隔河相望的人们,心态跟其他地方不一样的缘故吧。

至于安天河老家的清河市,那边的状况就显得复杂且沉重了,市区自然是高风险的深红色,位于开发区的前哨阵地,颜色同样没有变化,就算是外围相对安全的龙潭镇,颜色也仅仅变成了红色,仍属于高风险区域,唉,不知什么时候才有机会收复故乡。

视线返回蓉城地区,安天河看着行政掌控度67%的数字,离百分之百还有段不小的差距,现在也就是刚过稳定及格线而已,但只要达到90%以上的掌控度,自己就达成了晋升的条件,获得二级指挥官的权限,嫡系克隆部队的上限,将一下提升到十万!

整整十万忠诚无畏的克隆精兵啊!那时候,他安天河才算真正有了雄踞一方的底气!

想到这,他忽然有些急不可耐,只想尽快达成这个目标,眼睛在各种数据图表中扫来扫去,一时竟不知从哪方面下手为好!

“指挥官,由于您的势力版块连成一片,主基地和分基地已经可以恢复日常通讯了。”

难怪之前都需要这边发消息过去,副官才能有所回应,而且还是文字答复,现在版图连通,终于又可以像在主基地一样,直接通话了。

“副官,我现在究竟应该做些什么,才能最快提升地区掌控度?”安天河非常的急切。

“指挥官,按照您目前的情况,建议可以从三方面入手:其一,大量招工,提供就业岗位,开展基础配套设施建设,以工代赈,减少失业人口;其二,尽快疏通从剑阁、江油、梓潼、涪城到蓉城的交通干道,调配各地物资,互通有无,恢复商贸流通,保障民生;其三,征召新兵,广泛宣传,提高本地认同感,与当地群众建立融洽的军民鱼水关系,获得更高的支持度。由此三方面展开工作,掌控度将会大大提升。另外,你也需要尽快建立自己的嫡系行政班子,以免被当地势力架空,窃取胜利果实。”

安天河听完副官的建议,顿时感觉头都大了两圈,以前总觉得有了基地就有了一切,现在看来当初实在是想得太简单了!

终究还是要去趟那些浑水。

挠了挠头,安天河又问道:“前面三条倒还好说,行政班子什么的,我到哪里去选人啊?从现成的公务员里挑,光是摸清底细,都要费不少功夫吧?”

“指挥官,您没必要到官僚体系里去淘金子,那无异于大海捞针。先找几个稍有点组织能力的,为人还算本分的人就足够了,让他们去帮您选人,指挥官只管挑就是了。”

“就这么简单?!”安天河有些惊讶。

“先搭个班子凑合着用,有了基础框架,您再逐次选拔筛选,总会遇到优秀人才的,现在失业人口这么多,您又大权在握,何愁没有人来效力?”

安天河点点头,知道是自己太心急,总想一步到位,可构建自己的嫡系班子和幕僚群,哪有那般容易?

雷鸣和凌战都是几千克隆兵里才出一个,何况是普通人?

饭要一口一口吃,步子还是不要一下迈得太大,那样容易扯着蛋。

“好吧,那我该去哪里招募,效率才能更高一点?”

“下基层!去最忙碌的第一线。”

……

听从副官的建议,从三个大方面着手,安天河深入群众,开始观察并招揽自己的行政班子,还别说,人工智能从海量大数据里总结的规律,还是有一定用处的。

他分别在征兵处、招工点和被毁房屋商铺的拆除现场,找到了几个备选人员。

首先是四十来岁的吴代巧大姐,她本是街道办分属民政的科员,为人是个热心肠,在骚乱后被毁的街道路段,一直坚持维护秩序,帮助受灾群众搬家,调配志愿者一起动手清理道路障碍,默默观察了她多次,真的是个踏实干事的人,比起某些来现场装装样子视察的领导,周围来帮忙的民众,更愿意服从她的安排。

再一个,就是小包工头——方恪,他今年三十多岁,正值壮年,自己开了家装修建筑公司。

外表看上去偏瘦,还有点矮,但是他跟所有参与投标,重建被毁房屋的施工方都不同。

人家都是拉关系,走门路,施工方案也大同小异,有的为了抢工程,不惜一再压低价格。

只有方恪,在施工方案最后,详细列举了施工耗材的原价目表,还注明了现在通胀后虚高的价格,他似乎并没报太大希望能中标,将所有都摊开给招工方看,默默静待选择,似乎有一种决绝和悲伤的意味。

安天河注意到了这一纸方案,于是招来方恪私下聊了聊,发现他口才并不好,还常常紧张的说话打结,但他对本地建筑装修行业十分了解,哪家资金雄厚只接大项目,哪家欺行霸市垄断市政工程,都一清二楚。

更为重要的是,他对蓉城周边的基础建设有自己的看法,提出了很多反常规的意见和完善建议,这才让安天河拍板留下他。

诚然,这两个人都不是什么经天纬地之才,但对眼下的安天河来说,却是马上能用的,既能熟悉基层民情,又能洞悉城市规划在实际中的遗留问题,能帮助他更快了解蓉城的真实情况,不至于两眼一抹黑,无处着手。

安天河不光自己到处观察,连征兵处值班的几支克隆兵小队,也让他们细心留意前来应征的人当中,是否有什么值得注意的人才。

依照克隆兵循规蹈矩的出厂设置,这种事交给他们实在是有些为难,安天河纯粹就是死马当活马医,没有抱多大希望。

没想到,歪打正着,还真碰到一个毛遂自荐的。

此人名叫张正浩,是一名五十多岁的退役老兵,祖籍是江阴人,年轻的时候,跟着部队入川修公路,他被分配到运输队,当一名拉石料的司机。

转业之后,他干脆就留在川中不走了,在这边扎下了根,在一家国营货运公司干他的老本行。

之前招募兵员,张正浩就积极前来应征,可惜因为年龄过大,几次都被刷了下来,气得他当时在征兵处还闹过情绪。

这次已经是他第五次前来应征了,本来多半还是会被刷下来的,却因为安天河搜寻人才的指示,让克隆兵注意到了他。

跟张正浩坐下聊了半晌,安天河本来还在忧心,等城里被烧街道的重建工程完成后,项目又会中断,那些工人们又没了着落。

经老工程运输兵张正浩提醒,江油外围战场,那些被炸毁损坏的国道、铁路甚至部分坍塌的山体,可都是体量不小的工程啊,这不就续上了吗?

另外,跟万兆龙合作物资运输,平抑物价的车队,安天河本来也要自己组建一支民间运输队参与,以免那帮习惯了搞垄断的奸商,在自己眼皮底下搞小动作,必须要随行监督才放心,于是便向张正浩说道:“老班长(对老兵的尊称),我这里有一个不轻松的任务,需要有个能吃苦,信得过的人帮我分担,你现在的身体,我有点担心,不知能吃得消吗?”

老兵张正浩一下瞪大了双眼道:“安团长,您可别瞧不起老汉啊!别看我五十多岁了,身体硬朗的很,要不是你们征兵处的年轻人看不起老汉,我早就上前线了!”

安天河哈哈大笑:“好!既然老班长有这份豪情,我就交给你一个重要任务,先找几个熟悉川中道路的,驾驶技术过硬的老司机,帮我筹建一个车队,初期人不要太多,先按十个人算起,这些司机一定要为人忠厚可靠,没有歪心眼,我相信,以老班长的阅历和人脉,这个任务,应该不难完成吧?”

没有预料中拍着胸脯爽快答应,老兵张正浩反而有些迟疑:“团首长,别怪老汉我多嘴,您手下要人有人,运输车辆更是多如长龙,您组建这个车队,能告诉老汉,以后是要做什么吗?我召集人手,也好跟人讲明白啊。”

安天河大概讲了一下这个车队未来的用途。

张正浩听得车队是给老百姓做事,脸上的神色一下变得坚毅起来,“团首长,请放心!我马上就去召集人手,尽快将这支车队组建起来!”

“好,我相信你!老班长,先去财务那领点经费,办事用得着。”

安天河正要叫警卫员领张正浩去领钱,不料,老兵霍地起身拒绝道:“这点事,还用不着花组织的经费,安团长,事不宜迟,我就先找人去了,一有消息,马上向您汇报!”

说着,敬了个军礼转身就走。

安天河连忙起身回礼,目送他离开,忽然哑然失笑,觉得对方耿直的可爱,稍后又觉得有些惋惜,多好的老兵啊,要是年轻点就好了……

吴代巧吴大姐的工作调动函,已经发给了街道办事处,她毕竟属于体制内,该走的流程还是要走。

那边街道办的领导第一次收到军管政府的正式公函,不敢不重视,很快就办好了手续,通知吴大姐收拾好东西立即前来报到。

安天河现在的办公室设置在原西部战区的机关驻地大楼,他吩咐勤务兵将同层的另一个空置的房间打扫干净,作为自己行政班子的临时办公室。

吴大姐带着随身物品一头雾水的来报到时,还心有戚戚焉,不知道领导将自己打发到什么偏远地方去了,结果到目的地一看,居然是军管处的机关大楼,拿着公务调函通过岗哨,一路跟随警卫走进办公室,这才发现办公室里坐着的,正是几天前跟自己聊过天的年轻首长。

简单寒暄过后,安天河便任命吴大姐暂代办公室主任的职务,要帮着筹建军管委员会的新行政班子,一开始吴大姐非常忐忑,觉得自己没能力胜任这么重要的岗位,安天河便安抚她,不要把军管处想得高不可攀,就按照你们街道办的设置,先搭建一个班子再说。

目前,仅需要民政、工程、征兵三个办事处便足够了。

随后,还介绍赶来赴约的方恪和吴大姐相互认识,见新同事也是刚招来的,为人随和也没有什么架子,吴大姐悬着的心,这才稍稍放下。

三人开了个简短的小会,安天河大概布置了一下两人的任务,便各自去忙了。

安天河坐车准备前往新兵营训练场视察进度,这段时间忙着驻防、接管、调配兵员和资源等事宜,也不知之前招的新兵训练的怎么样了。

路过一处十字路口时,他突然发现了街边一道熟悉的倩影,她个头高挑,身穿藏青色的警服也掩盖不住那窈窕的身姿,身边围着几个情绪激动的居民,似乎正在处理一桩民事纠纷。

目前军队主要负责城区的治安秩序,日常案件,仍交由各区警局协助处理。

他下意识便吩咐靠边停车,外形极为抢眼的猛士突击车,便缓缓停在那高挑倩影的身侧不远处,引得附近的居民探头探脑的张望。

“方警官,你好~想不到在这里能遇见你!”


  请收藏:https://bmpbook.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