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魏晋咳嗽一声。韦文龙立即闭嘴。

到了坟头那边,魏晋上香之后,取出三壶酒,一壶剑气长城的竹海洞天酒,一壶倒悬山黄粱酒铺的忘忧酒,一壶老龙城的桂花酿。

魏晋蹲在坟头,喃喃自语,倒了三壶酒在身前。

一行人离开神仙台,下山途中,来了个御剑之人,貌若童子,正是风雪庙老祖。

魏晋抱拳致礼,那位老祖也未劝阻魏晋留在山中,只说了些与魏晋有关的宗门事务。

风雪庙老祖最后主动谈及当年一事,正阳山和风雷园的剑修之争,地址选在神仙台之巅,当时未曾与身在江湖的魏晋打招呼,是风雪庙做事不妥当了。

魏晋摇摇头,说神仙台终究是风雪庙一脉,这种事情,没什么妥当不妥当的,理当如此才对。

双方就此别过,毫不拖泥带水。

在一行三人离开神仙台后,稚童模样的风雪庙老祖,御剑来到一棵古松虬枝上,收起长剑,举目远眺,似有忧虑。

大鲵沟一脉的秦氏老祖现身在旁,轻声问道:“魏晋能够活着返回山头,一身剑仙气象更重,几乎到了藏都藏不住的地步,是天大吉兆,老祖为何不喜反忧?”

童子抬了抬下巴道:“魏晋身边两人,你看得出深浅吗?”

大鲵沟秦氏老祖说道:“那个相貌一般的,是位金丹地仙,不假吧?”

童子点头。

秦氏老祖说道:“至于那个长得比魏晋还好看许多的,恕我眼拙,可就看不出了。”

童子说道:“先前你离得远,对方见我御剑而至,瞬间流露出了一丝敌意,当时对方剑意十分惊人,不过收敛极快,浑然天成,这就更加不容小觑了。”

秦氏老祖疑惑道:“老祖是名副其实的剑仙,可不是正阳山那几个藏头藏尾的元婴,在自家山头,也需忌惮几分?”

能与剑仙为伍者,都简单不到哪里去。

童子沉声道:“且不谈对方是不是深藏不露的得道之人,我真正忌惮的,是此人流露出那一丝敌意之后,魏晋的态度是无所谓,很正常,不拦着。你要知道,魏晋不管表面上如何与风雪庙疏离,骨子里还是极其尊师重道之人。但是当那外乡人对我风雪庙展露敌意之后,魏晋的这种表现,你就不觉得奇怪吗?”

秦氏老祖小心翼翼问道:“莫不是从那边来的某位剑……仙?”

秦氏老祖随即啧啧称奇:“如此好看的剑仙,不敢置信,不敢置信啊。这魏晋也真是的,肥水不流外人田,也不知道拉着朋友去我那大鲵沟坐坐。”

童子感叹道:“不管了,对方那份稍纵即逝的敌意,似是针对我剑修身份而来的,不是针对整个风雪庙,这就够了。关于此事,你听过就算。”

秦氏老祖点点头。

童子笑呵呵道:“小秦,我现在已经不关心那人身份到底如何,只是担心你这张大嘴巴会八面漏风啊。今天是与某位云游剑仙于风雪夜相谈甚欢,明天是与剑仙一见如故,成了拜把子兄弟,后天那剑仙就是你们大鲵沟的乘龙快婿了。”

大鲵沟秦氏老祖满脸悻悻然。

离开风雪庙山头之后,这场大雪委实不小,千里天地,皆风雪茫茫。

三人没有刻意拔高身形,选择御风远游风雪中,魏晋御剑,同是剑仙的米裕却喜欢更慢些的御风,美其名曰照顾韦兄弟。

天地大,神仙少,一路远游无人影。

韦文龙笑道:“咱们离着落魄山不算太远了。”

米裕嬉皮笑脸道:“你是隐官大人钦定的落魄山祖师堂人选,我却悬乎,到时候你记得罩着点兄弟啊,别当了供奉就翻脸不认人,对昔年兄弟每天吆五喝六的。”

韦文龙苦着脸道:“米剑仙说笑了。”

按照既定方案,魏晋会将米裕和韦文龙送到落魄山,然后韦文龙就在那边落脚了,米裕却应该乘坐跨洲渡船,去北俱芦洲太徽剑宗。

以米裕的境界修为,以及太徽剑宗与剑气长城、年轻隐官与新任宗主刘景龙的两份香火情,米裕在太徽剑宗成为祖师堂成员,合情合理。

只是米裕听说魏晋要去趟北俱芦洲,再次问剑天君谢实,就让魏晋捎个口信给太徽剑宗,他米裕厚脸皮讨要个不记名供奉,若是为难,切莫为难,答应了此事,是情分,不答应才是本分,他米裕还真没脸一定要太徽剑宗点这个头。

言语之间,不全是自称“绣花枕头”的米裕的戏谑言语,米裕对那太徽剑宗,确实敬重。

魏晋不太喜欢肯定或是否定他人之人生,米裕是位货真价实的玉璞境,所谓的花架子,那是与剑气长城战力拔尖的那拨剑仙比较,何况米裕又不是三岁小孩了,所以既然米裕如此坚持,魏晋就答应了下来。

韦文龙说落魄山与披云山各占一半的牛角山渡口,除了有北俱芦洲的跨洲渡船停靠,还有一条从事远游商贸的翻墨渡船,对外未曾泄露真正归属,暂任管事是昔年书简湖珠钗岛的岛主刘重润,她是一个覆灭大王朝的公主出身,那个王朝密库曾有龙舟、水殿,皆是山上重宝,想必那条翻墨渡船就是其中的龙舟了。

如果魏剑仙不嫌耽误赶路,他们三人可以乘坐这条渡船赶赴牛角山,韦文龙也希望多看几眼渡船的人流状况,以及沿路渡口的装货卸货情形。

魏晋没有异议,米裕当时更是摩拳擦掌,雀跃不已,到家了到家了,总算找着靠山吃喝不愁了。

那条翻墨渡船最南端的停岸渡口,位于东宝瓶洲中部偏北的黄泥坂渡,渡口名称实无半点仙气可言,名字由来,已经无据可查。

离着黄泥坂渡最近的一处相邻渡口,也好不到哪里去,名为村妆渡。

村妆渡有一座女修居多的仙家山头,渔歌山,修行水法,女修多貌美,渔歌山早已将村妆渡改名为绿蓑渡,只是所有山上修士都不领情,言谈之间,还是一口一个“村妆渡”。

所以渔歌山女修的出门历练,与那无敌神拳帮仙家弟子的下山游历,双方的心中悲愤,有异曲同工之妙。

临近黄泥坂渡,魏晋又遇到了一拨与风雪庙世代交好的仙师,魏晋没理睬,一位老仙师便扯开嗓门大声喊,魏晋只好停下御剑,不过三言两语打发了他们。

一位孑然一身的剑仙,从无任何开宗立派的想法,需要考虑什么人情世故?

何况那些只差没吃闭门羹的山上仙师,与魏晋分开之后,无论是师门长辈还是晚辈,都不觉得魏晋有半点不近人情,反而觉得魏剑仙这等做派,才符合山巅修士的剑仙气度。

能够与魏剑仙言语一二,足可与外人自夸几句。

自然又要被米裕调侃一番魏剑仙的人脉广、面子大、够威风,顺带着再把春幡斋的邵剑仙,也拎出来晒晒太阳。

因为越来越多的山水邸报记载魏晋返乡一事,魏晋就在黄泥坂渡口跟米裕他们分道扬镳,魏晋既不乘坐那条翻墨渡船,也未登上披麻宗跨洲渡船,而是选择御剑直奔北俱芦洲。

等有谁拦得住他的御剑,再来谈什么寒暄客套。

登上那条翻墨渡船,船上待人接物的那些仙子妹妹,都很年轻,境界兴许不高,但是笑脸真美。

米裕这会儿就很有回家的感觉了。

隐官大人,诚不欺我。

韦文龙还是老规矩,先跟渡船购买山水邸报,新旧都要。

一次渡船之外有群鸟飞过,不但如此,还有一拨身披彩衣的云霞山女修,骑乘各类仙禽,与渡船同行了百余里路程。


  请收藏:https://bmpbook.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