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机缘,运道好?天底下接不住的人多的是。
要说所谓的修行天才,什么百年不遇、千年一遇的,余斗修道八千载,只说在这白玉京,就见过不少了。
只是一旦将时间线拉伸开来,长远来看,其实都不算什么。
何况死在余斗手上的飞升境修士,就不止双手之数了。
只要在余斗坐镇白玉京的一百年内,不犯禁,老实一点,安分修行,就算你在其余两百年间,有本事打破天去,也都随你闹腾。
可若是胆敢在这一百年内,触犯白玉京律例,那就别跟我余斗谈什么“人情”了。
不光是在天下十四州,白玉京内亦是如此,历史上光是副城主、副楼主,被余斗亲自收拾过的,同样不止双手之数。
陆沉趴在栏杆上,看着那高高低低的五城十二楼,好像看了数千年,倒也没如何看厌。
紫气楼。
紫气楼道官,几乎都姓姜,外姓道官寥寥无几,属于典型的子孙丛林。
因为紫气楼位于白玉京最东方,常年烟霞高捧,如在紫气堆中,故而常是先迎日月光,且常年有剑气郁郁冲斗牛。
楼主姜照磨此刻正在为十数位姜氏子弟传授剑术,在道场之内,摊开一幅光阴画卷的“拓本”。
凭借这幅光阴画卷,姜氏子弟可目睹那场搬月过程,只见五彩天下第一人的宁姚,手持仙剑,一剑开天,负责在最前方开道,以凝聚不散的剑气和剑意稳固路线,如同铺路。
城头刻字老剑仙齐廷济现出法相,使出了远古时代一门类似“长绳系日”的剑术神通,拖月而行。
刑官豪素,身在明月中,竟然能够将一轮明月部分“道化”,再祭出另外一把本命飞剑婵娟,同时递剑斩断皓彩与蛮荒天下的大道牵引。
陆芝殿后,出剑推动一轮明月前行。
剑气长城的四位剑修,分工明确,各司其职。
姜照磨一挥袖子,一座道场太虚境界内,凭空出现了一轮好似次一等真迹的袖珍明月皓彩,再一一点名,让数位姜氏弟子顶替那拨剑气长城剑修的位置,凭借各自剑术,模仿拖月一事。
那些资质极佳的紫气楼剑修,纷纷御剑“远游”,化作一条条流萤,如入天外虚空,身形与剑光瞬间缩小为芥子和丝线。
其中学那宁姚仗剑开道的,是一位少女模样的年轻剑修。
姜照磨盘腿坐在蒲团上,神色淡漠,眯起一双金色眼眸,双手握拳膝盖上,为几个家族晚辈一一指出各自出剑的缺陷所在。
其中一个听了两次老祖点拨都未能心领神会的剑修,便被楼主随便一弹指,打出太虚境界,整个人狠狠撞在屋内一根巨大的梁柱上,七窍流血,瘫软在地,却无人胆敢搀扶。
很快就换了一人顶替其位置,继续联手拖拽那轮明月。
姜照磨视线偏移几分,是陆掌教返回白玉京了。
至于那个刑官豪素,不出意外,果然去了神霄城。
这位飞升境剑修来到青冥天下,白玉京和天下道官,当然乐见其成。
青冥天下剑术,半在玄都观剑仙一脉。
昔年余斗横行天下,姜照磨的前身,便是同行者之一。
不过那是姜照磨上一世的事情了,兵解转世后,姜照磨被余斗寻见,带回白玉京再续修行。
灵宝城内,一位须发皆白的老道士,正在指点一个年轻嫡传炼丹道士,但是用来炼丹的那座炉鼎,却是被老道士拘押而来的一颗天外流星,虽然它撞入青冥天下之际,就已经十不存一,但是被老道士收入囊中之时,依旧大如巍峨山岳。
而这个老城主新收的得意弟子,能够在此辅佐炼丹,资质之好,无须赘言。
手捧拂尘的老道士突然笑道:“苹萦,稍后你随为师一起走一趟白玉京最高处,见一见两位掌教。”
年轻道士闻言,一颗道心只是微微起涟漪,神色肃穆道:“弟子谨遵师命。”
别称“玉皇城”的青翠城,位于白玉京最北面。
按照玄都观孙道长的说法,之所以有这两个称呼,其实就是因为一句“玉皇李子最好吃,嚼起来真清脆”。
在此城最为鼎盛时,辖境辽阔,以一城管辖将近天下三州山河,青翠城总计拥有十大洞天之一,三十六小洞天有二,七十二福地有三,王朝有六,至于山上山下的道门宫观和山下六大王朝的藩属国,更是无数。
而且一甲子一期,每逢腊月二十五,青翠城城主按例都会祭出一副远古帝王车辇,巡视天下清流道官之功过得失,稽查考核山川地祇鬼神,车驾所过之地,皆在考评勘验范围内,甚至可以不用局限于青翠城自身辖境。
简单来说,就是目之所及,无论任何人任何事,车驾主人都可以管上一管。
一个小道童模样的家伙,揪心不已,因为自己担任城主之后,明年就要迎来一甲子一次的巡游了。
可是他一个刚刚跻身仙人境没几年的道官,真要登上那辆车驾,离开白玉京,感觉每走一步,就是丢一份脸皮。
想到这,名为姜云生的小道童,就有些埋怨那个陆师叔。
大掌教代师收徒,为白玉京带回了两个师弟。
陆师叔你这个当了数千年小师弟的三掌教,便有样学样,给道祖找了个关门弟子,顺便给你自个儿找了个小师弟,终于有人喊你一声师兄了?
那你倒是干脆让那道号山青的小师叔,当了这青翠城的城主啊,那岂不是更好?
为啥要选我?
赶鸭子上架呢?
要不是紫气楼的自家老祖姜照磨,暗示自己别推托此事,姜云生还真就打死不从,你陆沉就算把我绑到这青翠城,我也要翻墙溜走。
玉枢城。
城内高处悬有一面古镜,背具十二时,篆刻有“永受嘉福”四字,是大掌教亲自铸造、炼制、铭刻的重宝。
此外,还铭刻有数以百万计的蝇头小字,则是玉枢城历代正副城主的一种大道补充。
圆镜亮如日月,在玉枢城运转,循环不休。
而三掌教陆沉的书斋——观千剑斋,没有设置在南华城,反而就建造在这边,据说是方便陆掌教与两位城主请教学问。
副城主邵象,察觉到白玉京的那两股气机,道心微动,便走出道场,一步缩地山河,找到了站在那座书斋门口的城主郭解。
郭解是公认天下注解陆沉著作外篇的第一人。
而注解内篇的第一人,是南华城那位担任第一副城主的女冠,她也是白玉京最有希望跻身十四境的道官之一。
也不是完全没有非议,比如符箓派祖庭之一的地肺山华阳宫,以及包括采收山在内的几座大宗门,那拨精通训诂的得道高真,就都说郭解是以外杂篇否定内七篇,不但裁剪失当,更属于“用伪反真”,背道而驰,只知梦而不知觉。
郭解腰间悬有一串吉语钱挂饰,淡然道:“陆掌教自称寓言十九,重言十七,卮言日出,和以天倪。”
若是平时,邵象也就与郭解多聊几句了,只是今天却没有就此延伸话题,而是以心声说道:“张风海已经被余掌教关押了将近八百年,能不能借此机会,让陆掌教帮忙求个情,就算无法恢复张风海的副城主身份,好歹准许他离开镇岳宫烟霞洞,只保留一个白玉京道官身份?”
郭解沉默许久,开口道:“难。就怕我这一开口,会适得其反。”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