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杨木茂还耐着性子等了片刻,见小陌已经落座在空凳子上边,这才一头雾水试探性问道:“这就完事了?”

这个黄帽青鞋的青年修士,当自己是位飞升境剑修呢?好人兄你莫不是故伎重演,联手做局,合伙坑我一场?

陈平安笑道:“不妨好好感受一下自身天地气象,尤其是仔细瞧瞧那小半粒道种的动静,是真是假,一目了然。”

崔东山赶紧来到小陌身后,抬起手肘给小陌先生揉肩:“辛苦,太辛苦了,此次出手,损耗不可估量!”

小陌倒是想说一句不辛苦,只是举手之劳,不过忍住不提,反而比较辛苦。

片刻之后,杨木茂再无半点玩笑神色,他脸色肃穆,与陈平安问道:“如何报答?”

陈平安笑道:“以后路过某处宝地,杨国师记得尽地主之谊。”

杨木茂抬起一只手,摊开手掌,承诺道:“在重新开门之前,我要是真当了某个新王朝的护国真人,可以变着法子送给飞升城五十万人口。”

崔东山望向先生,以眼神询问,这桩买卖亏不亏本?

要是并未挣钱,就由学生出马,与这位木茂兄撒泼打滚一番了。

陈平安点点头,示意有赚,回头你们俩的包袱斋,可以慢慢聊,能不能搭伙,能够谈成多大的买卖,全凭本事。

杨木茂如释重负,仿佛压在道心之上的一块巨石被搬迁开,道心凭此瞬间澄澈几分,竟然依稀摸着了一份破境契机,如竹笋剥落现出一竿山野青竹的雏形。

他压下心头惊喜,神色复杂道:“从今天起,我就是名副其实的杨木茂了。”

果然每次遇到好人兄,就一定有好事。当下也就是有外人在场,不然就要与他勾肩搭背,发自肺腑说一句:“好人兄真乃吾之福将也。”

陈平安举起酒碗,说道:“木茂兄,我这次算是主动揽事上身,那么下次江湖重逢,可别让我做那亡羊补牢的改错勾当。”

杨木茂大笑道:“为人岂能不惜福。”

郑大风笑着举碗:“那就在座各饮十分。”

陈平安喝过一碗酒,问道:“蜀中暑来过飞升城了?”

杨木茂摇头道:“没有,不然就他那排场,这边早就路人皆知了。蜀中暑与我们兄弟二人大大不同,豪门子弟嘛,既娇气又贵气,出门在外,讲究贼多。”

“而且这家伙就是个惫懒货,不爱挪窝。命好,修行一事,人比人气死人,一天晚上跟我喝酒,说打算跻身玉璞境了。等到第二天,真就给他随随便便跻身了玉璞境,我甚至无法确定,蜀中暑到底是厚积薄发,还是一时兴起。”

其实几座天下的山上修士都心知肚明,不管是数座天下的年轻十人,还是略逊一筹的候补十人,只要是在榜上的,都是大道可期的存在。

只要在修行路上,别太目中无人,得意忘形,就不会遇到太大的意外,可以称之为板上钉钉的“飞升候补”。

就像宁姚、斐然,如今就已经是飞升境,而且都是剑修。

一个五彩天下的第一人,一个蛮荒共主。

若是纯粹武夫的话,就都有希望跻身止境归真一层,甚至有机会去争取一下传说中“有此拳意,我即神灵”的神到。

陈平安随口道:“他对飞升城观感如何?”

杨木茂毫不犹豫道:“很好啊,好到不能再好了,蜀中暑当初之所以会跑来五彩天下,就是埋怨爹娘当年不准他去剑气长城游历。蜀南鸢哪里敢放行,所以不曾去过剑气长城,被蜀中暑引以为生平第一大憾事,蜀洞主对此极为愧疚,所以瞒着道侣,偷偷让这个独子下山。”

陈平安疑惑道:“是一位剑修?”

杨木茂点头道:“确实是剑修。”

因为蜀中暑已经在超然台边境,与一拨犯禁修士递过剑,但并未斩尽杀绝,所以蜀中暑身为剑修一事,也就没什么可隐瞒的了。

而且蜀中暑拥有了两把本命飞剑,一把三伏,一旦祭出,烈日炎炎,大地炙烤,方圆百里之内,灵气熏蒸;另外那把黄梅天,刚好与三伏的本命神通相反,大雨滂沱,天地晦暗,雨水中煞气极重,练气士置身其中,如同被困于阴风阵阵的古战场遗址。

只是两把飞剑的品秩暂时还称不上自成小天地。

陈平安看了眼小陌。小陌点点头,是真心话。

陈平安继续问道:“能不能捎句话给蜀中暑,问超然台愿不愿意与飞升城缔结盟约。”

杨木茂想了想:“这就比较难说了,蜀中暑这家伙实在太懒散,即便对飞升城极有好感,却未必愿意搞些盟约什么的。”

“不过蜀中暑打小就有个习惯,只要是他主动去做的事情,就会追求某种极致,那就一点都不懒了。”

“如果真与飞升城成为盟友,他说不定会主动要求担任这边的供奉,首席供奉是当不成了,就退而求其次,捞个次席当当嘛。估计你们刑官、隐官、泉府三脉,不出一年,所有人就都会被他烦死。”

“极致?”陈平安疑惑道,“打个比方。”

杨木茂说道:“比如背诵道藏。”

陈平安惊讶道:“全部?”

杨木茂点头道:“全部!”

陈平安就像听天书一般,将信将疑道:“三洞四辅十二类,总计一千两百多卷,虽说版本众多,但是最少的,也该有大几千万字吧?”

杨木茂点头道:“对啊,他还专门挑选了一个字数最多的道藏版本,虽说自幼看书就过目不忘,能够一目十行,但是蜀中暑的娘亲,当年差点没心疼死。而且背到一小半,蜀中暑确实就有点‘头疼’了,毕竟那会儿刚刚开始修行,境界不高,还只是个下五境修士。蜀南鸢破例摆出当爹的架势,再不准他背书,不然就家法伺候去祠堂打地铺了。蜀中暑就转去用心修行了半年,很快跻身了中五境,才开始继续背书,最终还是被他全部记住了,如今可以倒背如流,一字不差。”

崔东山啧啧称奇:“有前途。”

郑大风揉着下巴,唏嘘不已:“现在的年轻人,一个比一个活泼生猛。”

陈平安会心一笑,懂了,蜀中暑还是个有强迫症的,有点类似黄花观的刘茂。

杨木茂流露出一种颇为羡慕的神色:“传闻那位符箓于仙,有次路过流霞洲,在天隅洞天歇脚,见着了那个刚开始背书的年幼蜀中暑,起了爱才之心,只是蜀中暑的娘亲不舍得让儿子去当什么道士,再者在那位妇人看来,当时于玄透露出来的意向,只是收取蜀中暑为嫡传,又不是那个关门弟子,蜀中暑毕竟是独子,未来肯定还要继承天隅洞天,所以拜师收徒一事,就没成。”

能够成为于玄的嫡传,哪怕不是关门弟子,这等造化,确实让人羡慕都羡慕不来。

杨木茂嘿嘿笑道:“何况蜀中暑之所以不来飞升城,是因为这家伙有些乱七八糟的怪癖和讲究,他说飞升城里边,有个隐官大人的避暑行宫,跟他的名字不太对付,故而不宜来此游历。”

陈平安挥挥手:“你们的包袱斋,我不掺和,身上没钱。”

崔东山就带着杨木茂屁颠屁颠去了店铺,俩人躲到柜台后边,开始蹲着以物易物,法宝一多,难免鸡肋。

不到半炷香工夫,两人就勾肩搭背离开铺子,返回了酒桌,一个要给对方倒酒,一个说我来我来,相亲相爱得不是兄弟胜似兄弟。

杨木茂约莫喝过了一坛酒,刚好微醺,起身告辞离去,就此北游,既然不用找那雅相姚清,就安心在北边落脚了。


  请收藏:https://bmpbook.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